这部剧的主线是稽查局(郑昊为代表)、税务中介机构(以梁锦秋)为代表、企业 (以冯大凯的企业为代表)三方为主要参与角色所展开的,其中又根据剧情需要加入了诸如:税法知识分子(以赵明达为代表)、自然纳税人(以消费者、农民工为代表)等元素。
咱们按照稽查案件性质为划分依据来对剧中所涉及的案件进行归集:
一、虚开发票案
虚开发票案是该剧中涉及最多的案件类型,从一开剧就出现的梁锦秋父亲虚开发票案,到东寰电子虚开几千万案件,再到煤炭贸易公司虚开发票案,还有:
其中:
1. 在东寰电子虚开案中还牵涉出税局受贿案,从中可以看出税务系统也不是铁板一块,即便是有金四系统加持,依然需要税务人员的参与。
2. 在煤炭贸易公司虚开发票案当中,最开始是税务人员石海峰从他们公司从上游家具厂购买木材,同时下游把煤炭卖给山西当中发现进销异常,最终才发现的虚开案,而其中涉及的虚开人刘二章却发现是个瘫痪病号,从而牵涉出背后更大的虚开团伙。
除了主动虚开,还有被虚开的:电子元件公司老板被虚开案——电子元件公司老板经营不善,五万块钱就把公司转让了,没想到黑中介带着税务章和公章跑了,第二天就开了五百万的增值税发票,老板面临几十万的罚款,他走投无路,甚至被逼到到税务局楼顶想自杀。
这些虚开案件提醒我们:不管是主动虚开还是别动虚开都叫虚开,都得为自己的大胆和无知付出代价,虚开不仅是企业的红线,也是财务人员的红线,大家无别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多少钱都不够你进去的。
二、隐匿收入案
剧中特意列举了三个案件:一个是网红主播偷税案,一个是食品公司隐匿销售收入案,还有一个是杂志社隐匿收入案。
网红主播偷税案也是当下税务稽查的重点方向,剧中网红主播何超的带货量增加,他的坑位费支出不升反降,经过调查:何超和商家签订合同,商家如数给他交税,可事后他又以交通费和红包打赏的名义向商家索要钱财,这些收入没有纳税,这波操作。
另外,在所谓的税筹专家(钟哥)的筹划下,何超工作室和其关联公司(宏绰公司)分别向平台公司(湙佳公司)开票以避税,同时,还利用老乡的身份证开了五家空壳公司(都是三百万,享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给宏绰公司开票以增加进项,这五家公司只留下3%的佣金,剩余资金回流到何超的个人账户,而真实的供货商并没有给何超开票。
再说多缘食品公司隐匿收入案,税局发现多缘食品公司短短三年就成了当地的龙头企业,可多缘公司的税负率只有2%,远远低于同行业其他企业,从而开启了税务稽查,这也是企业经常会因为税负率异常收到税务预警的真实写照。
后来经过实地考察,发现了更多异常:多缘公司进了三百万份燃料包,却只生产了两百万盒小火锅,而且无意中发现了网吧卖的多缘食品假货,进而查到了隐藏在家属楼里的另一个销售点,进而坐实了隐匿收入的证据。
最后来说下“风尚前沿”杂志社隐匿收入案,税局人员再查账无国的情况下,从快递单据入手,发现杂志社和快递公司的对不上,杂志社隐瞒了很多快递单据。
另外,通过实地走访客户,发现了杂志社隐匿了大量的电子杂志销售收入。
其实,隐匿收入在现实当中非常非常常见,对于一些少量的无票收入企业来说其实很难稽查,但对于数据透明的电商主播领域稽查起来其实不难,大家还是悠着点。
三、关联交易案
这个说的是宇茴咖啡案,宇茴咖啡是一家全国连锁咖啡品牌,税务人员发现其在营业额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税款却大幅减少,从而发现其以四千万的价格买下一套智能软件,经调查发现其比市场公允价高出一千五百万,而且软件的卖家的大股东是宇茴咖啡大股东的前妻。
虽然税务中介以市场法为这款软件定价进而证明四千万是合理定价,没有避税嫌疑,但税局发现宇茴咖啡大股东的前妻代持股份的事情,进而确定了存在关联交易进而坐实了不公允定价,最终补缴了税款。
这个案例在实务中也非常常见,而其中的市场定价法虽然在会计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税局那里一般是不认的,这给我们财务人员上了一课。
四、倒卖发票案
这个案件中的砾旻家具厂是反面主角冯大凯虚开发票团伙中的一个环节,它们通过从不开发票的家具厂那里买发票,然后转手卖票,本来隐藏的很好,但却因为煤炭贸易公司虚开发票案中的关联公司(陆渌通家具销售公司)被波及协查。
但在税务稽查人员实地走访中,通过老板随口说的大部分采用家具直营模式的信息中发现异常,后调取了砾旻家具给陆渌通公司的送货记录,陆渌通公司在拥堵的闹市区,砾旻家具用的九米长大货车根本进不去,而且陆渌通公司又没有仓库,进而判断砾旻家具利用陆渌通公司洗票,陆渌通公司又利用新东那几十家空壳公司虚开发票偷税漏税。
但苦于没有证据,最后还是砾旻家具内部熟人倒戈提供了关键物流单据,从而坐实了倒卖发票的证据。
这个案件提醒我们:有些时候,你自己很安全,实际上经不起大数据稽查,特别是虚开,很多企业都是因为上下游协查把自己带进去了。
五、骗取出口退税案
出口退税是国家给予出口企业很大的一个税收优惠政策,但却被某些不法企业用来谋取私利。
剧中的惍晠、企柯骗取出口退税案起因是安峡海关查到一家出口手办的企业(惍晠公司)涉嫌出口骗退税,就把此案转交稽查局,惍晠公司老板金程五痴迷于儿童玩具的研发,对其他方面的事一无所知,财务主管利用此点与卖票团伙(明栙合金)合作虚报出口销量骗取退税。
这是一个被财务坑惨了的老板。
因为惍晠被查,因此发现卖票团伙(明栙合金)也被波及,也由此发现已经注销的明栙公司曾经给企柯公司开过发票,流向其他公司的发票寥寥无几,进而怀疑企柯公司也可能存在骗取出口退税嫌疑。
经过多日摸排,通过一张模糊的达唯物流单据找出了幕后的木云工厂,查出企柯公司把手机出口东南亚,木云工厂第一时间全部低价收购回来,然后拆掉包装再通过达唯物流再返回企柯公司,企柯公司再重新打包出口东南亚,这就是循环出口,目的就是骗取退税。
最后又层层调查,坐实了幕后人物冯大凯和黑化的赵明达犯罪证据,最后告破。
其实关于骗取退税的案子,除了骗取出口退税以外,还有其他退税案件,尤其是前几年实行的留抵退税政策,使得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退税成了常态化的一件事,但很多企业还是对退税又爱又怕,想要退税又担心因此被查,纠结的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