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异地大额代开发票税前扣除疑点纳税人筛选难、风险应对环节多等问题是基层税务部门所得税事后管理中面对的重要课题。针对上述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平度市税务局探索“地、货、时、人、比”五重筛法锁定疑点,实践“辅导自查、实地核查、移交稽查”三级分类应对风险模式,逐步形成了以点带面、纵深推进的所得税监管思路。
国家税务总局平度市税务局砺锋数据分析团队通过“税务风控驾驶舱”,探索“地、货、时、人、比”五重筛法锁定疑点。倪雅丽/摄
异地大额代开发票极易引发多重税收风险,比如大量异地代开发票可能意味着发票的使用与实际的经营活动不符,或者存在实际经营地与发票开具地不一致等情况,甚至出现没有对应的真实交易背景,可能构成虚开发票的问题。自2024年起,平度市税务局抓住异地代开发票专项风险应对这一重点问题,将目光聚焦于企业取得的异地大额代开发票税前扣除监管,从“地、货、时、人、比”五个特征维度筛查锁定疑点。专项风险应对团队从销方和购方所属税务机关、代开单位等明细信息入手,“地”就是从购销双方所属税务机关、代开所属地区等明细入手,对代开金额较大的地区列入重点。“货”,就是从发票种类、货物劳务名称等明细切入,针对低值、量大、不适合长途运输等敏感货物筛选疑点纳税人;“时”,就是着眼开票时间等明细,发现隐藏较深的风险。“人”,就是从代开申请人的身份筛选疑点纳税人;“比”,就是重点关注代开发票占比异常,精准锁定疑点纳税人。
“时间维度是很重要的筛查线索。在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取得异地大额代开发票疑点核实过程中,我们从开票时间上的集中性和业务的关联性入手,发现了隐藏较深的风险。”平度市税务局砺锋数据分析团队技术指导顾华竹说。
运用“五重筛法”风险分析,平度市税务局对2016年至2024年辖区内取得的17万条异地代开发票明细数据展开全面梳理,发现了115户疑点纳税人,由税源管理单位辅导纳税人自查。
精准筛选锁定疑点之后,如何高效应对风险成为关键。平度市税务局探索“辅导自查、实地核查、移交稽查”三级分类应对模式,提高风险应对工作质效。税源管理单位辅导纳税人自查后,风险管理部门逐户审核,税政部门再进行复审。经过这一流程,109户纳税人被发现存在问题,占比高达94.78%。
为了做到有据可依,专项风险应对团队编写了《纳税人取得异地大额代开发票风险应对指引》,从风险概述、政策依据、应对措施等方面明确了工作标准。在平度市华伟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税务干部通过实地查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材料采购及发票取得、进项抵扣等情况,了解企业实际经营,针对建筑企业项目周期长、跨区域、跨行业、涉税事项多、财务管理杂等特点,为企业财务人员详细解读建筑行业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和涉及的重点政策,提高企业涉税风险防范能力。
“对我们企业来说,要发展好就要严格遵守税收政策,避免‘小隐患’酿成‘大风险’。”华伟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崔树峰说,“近期,在税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们成立了税务风险防控专班,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并定期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展税务合规性审查,常态化进行‘健康体检’,持续提升自身合规纳税水平。”
对于疑点较多、涉及金额较大的重点疑点纳税人,平度市税务局则扣准主线重点,全面开展实地核查。税务干部紧扣发现“不合规发票”这一工作主线,以关联群体、重点要素、高发行业作为破题关键点,发现个别公司利用普惠性税收政策虚开建材发票,成功追缴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202万元,并将高风险纳税人移交稽查,切实履行“查防管控”一体化的风险应对责任。
“根据五重风险分析法,我们围绕‘开票关联人员’‘供货能力’‘主要收入与货物成本类别占比’‘代开发票占比’‘取得运费发票占比’等关键核心数据设置预警值,一旦触发异常,及时预警并辅导企业核查整改,同时用稽查查处案例开展警示提醒,从源头上遏制风险发生。”平度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