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税法规
税收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
增值税
消费税
出口退(免)税
营业税
资源税
车辆购置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印花税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契税
耕地占用税
船舶吨税
烟叶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
税收条约
环境保护税
政府性基金、费
江苏税务
地方财税法规
江苏财税法规
江苏无锡财税法规
北京财税法规
天津财税法规
上海财税法规
重庆财税法规
浙江财税法规
安徽财税法规
福建财税法规
广东财税法规
广西财税法规
海南财税法规
云南财税法规
贵州财税法规
江西财税法规
湖南财税法规
湖北财税法规
四川财税法规
西藏财税法规
河南财税法规
山东财税法规
河北财税法规
山西财税法规
陕西财税法规
甘肃财税法规
宁夏财税法规
青海财税法规
新疆财税法规
吉林财税法规
黑龙江财税法规
辽宁财税法规
内蒙古财税法规
财务与会计法规
会计行政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与解答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会计处理规定
证监部门会计监管规则
会计监管风险提示
企业会计准则实务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其他
小企业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政府会计实施问答
关于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存货的会计处理
关于投资的会计处理
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处理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关于净资产及预算结余的会计处理
关于收入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会计处理
其他会计处理
政府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其他
财政总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与2006年前会计准则
特定组织与项目会计核算规定
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
管理会计
代理记账
财务管理
国际会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法规
执业准则
执业准则应用指南
审计指引
职业道德守则
审计准则问题解答
会计师事务所管理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证监部门审计监管指引与会计风险监管提示
其他
注册税务师法规
涉税专业服务基本准则
税务师执业规范
职业道德、质量控制、程序指引
纳税申报代理类业务指引
一般税务咨询类业务指引
专业税务顾问类业务指引
税收策划类业务指引
涉税鉴证类业务指引
纳税情况审查类业务指引
其他税务事项代理类业务指引
税务师事务所管理
税务师其他
资产评估师法规
资产评估执业准则
资产评估指南
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资产评估操作指引
资产评估专家指引
资产评估其他法规
内部审计法规
内部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其他
国家审计法规
内部控制法规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内部控制操作指南
内部控制相关问题解释
其他内部控制法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财政法规
海关法规
国有资产管理法规
外汇管理法规
金融证券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人民银行法规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
证券法规
证监会
上交所
深交所
北交所
股转系统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上期所
商品交易所
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证券业协会
中上协
期货业协会
商务发改工信法规
市场监督管理法规
人社医保自规住建法规
国务院经济法规
税收专题法规
增值税专题法规
消费税专题法规
营业税专题法规
资源税专题法规
车辆购置税专题法规
企业所得税专题法规
个人所得税专题法规
土地增值税专题法规
印花税专题法规
房产税专题法规
车船税专题法规
契税专题法规
城镇土地使用税专题法规
耕地占用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专题法规
进出口税收专题法规
外资企业税收专题
税收协定专题法规
综合税收法规专题
公司破产重整专题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专题法规
外汇管理专题法规
其他专题法规
司法及单行法律专题法规
法院
检察院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经济)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
民法典
公司法
破产法
其他法律法规
其他法律
其他法规
法律法规征求意见稿
山东财税法规
jfjfcg363n5l
全文有效
2025-02-14
2025-02-14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鲁政办发〔2025〕1号  发布时间:2025-01-21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1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全省服务消费持续向好,确保到2027年全省基本构建起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创新型服务消费新体系,服务消费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制定如下措施。
  一、推动餐饮住宿消费扩容升级
  (一)提升鲁菜全国影响力。培育鲁菜“名菜”“名厨”“名店”“名小吃”。支持品牌餐饮企业建立研发中心、配送中心、中央厨房等,通过连锁加盟布局海外市场,打造一批全国性、国际性鲁菜餐饮集团。组建鲁菜产业发展促进会,建设大师创新工作室,支持参评“米其林”“黑珍珠”“金梧桐”。推荐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牵头部门:省商务厅)
  (二)培育餐饮消费平台。鼓励各市宣介“地标美食”,在重点商贸区、步行街建设特色美食街区,每市打造1条精品美食旅游线路。举办“齐鲁美食节”“中国鲁菜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在全省打造3-5个餐饮领域全国性专业展会。(牵头部门:省商务厅;责任部门:省文化和旅游厅)
  (三)发展特色小吃产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小吃商标授权、品牌加持,打造区域品牌、全国品牌。建设特色小吃产业集群和发展基地,举办“齐鲁小吃文化节”等活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国家级“美食名镇”“美食名村”,2027年年底全省食品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
  (四)实施“乐宿山东”提升行动。支持各市引进国际、国内高端品牌连锁酒店,打造休闲度假酒店集群,2027年年底全省星级饭店和五星级饭店分别达到650家、55家。依法依规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乡村酒店、客栈民宿。推开智慧化改造,各市至少打造3-5家智慧化酒店。提升住宿服务品质和涉外服务水平,叫响山东“好客服务”。(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
  二、提升家政服务供给品质
  (五)支持家政供给标准化。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2027年年底打造20家以上家政劳务品牌。支持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落实家政服务公约,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全国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注册企业超过900家,每年举办不少于60场诚信家政进社区活动。(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管局)
  (六)拓展“智慧家政”服务。发展“家政+互联网”“家政+直播”等新兴模式,推广家政领域智能设备,2027年年底培育30家“潮享新家政”体验中心。举办现代家政产业对接会,促进家政与居家育幼、养老服务、物业等融合发展。指导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类专业,举办“才汇家政·e职未来”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牵头单位: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民政厅)
  三、深挖养老托育消费潜力
  (七)健全多层级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上门服务等功能,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2027年年底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5万户,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75%以上,培育500家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养老服务机构。(牵头单位:省民政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八)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建立老年用品产业标准体系,加大老年人生活照护、康养疗养、旅游服务等产品研发供给力度,培育一批银发经济领域龙头企业。做好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工作。引导市场主体开发适老化互联网应用软件,推进适老助残无障碍设施与公共服务数字化改造,2027年年底全省建立100家以上智慧养老院。(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
  (九)建设养老托育基础设施。新建、老旧居住区分别按每百户不低于20m2、15m2标准配建、配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托育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托育机构、老年食堂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统筹省级养老服务发展资金支持老年助餐服务。(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民政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卫生健康委)
  四、创新文娱旅游消费
  (十)加速文娱产业发展。提升“山东手造”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打造城市伴手礼,培育国潮消费品牌。做优培强“鲁版图书”,建设“好戏山东”,擦亮叫响“鲁剧”,支持省内龙头影视企业制作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影视精品。完善全省“1+N”影视产业基地,支持影视基地打造影视体验园区。(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广电局)
  (十一)丰富城乡旅游资源。放大“好客山东”吸引力,打响“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品牌,2027年全省年接待游客超过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万亿元。推进景区焕新工程,5A级旅游景区达到18家。实施乡村旅游休闲度假转型行动,培育乡村休闲度假区、度假乡村等产品,每年举办100场以上“乡村好时节”活动。实施文旅百企领航工程,重大文旅项目年均投资达到50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
  (十二)深化文旅跨界融合。发展冰雪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等,丰富“演唱会+旅游”“影视+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业态产品。开展“跟着演出游山东”,实施演唱会“一票多享、畅游齐鲁”促销活动。深挖山东儒家、海洋、红色旅游资源,办好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发展邮轮游艇、低空飞行旅游产品。(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
  五、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
  (十三)发展体育赛事经济。建设“四沿”赛事体系,构建“一线四轴N片区”赛事空间格局。支持各市做大做强传统品牌赛事,申办国际级、国家级综合性及单项高端体育赛事,实现“市市有品牌、县县有特色”。引导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村BA”“村超”“村跑”等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牵头单位:省体育局)
  (十四)激发新型体育项目消费潜力。围绕“山地、水(海)上、冰雪、汽摩、航空”制定户外运动目录,省市县联动推出一批户外运动休闲旅游线路、运动营地和体育旅游目的地。鼓励各市建设汽车自驾和航空营地、水上运动特色露营地。支持虚拟体育、电子竞技等新兴项目产业化发展。(牵头单位:省体育局)
  六、发展教育服务消费
  (十五)升级教育服务。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开放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指导学校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加强与国外知名理工类大学合作,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十六)推广“在线教育”。深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强化教育云网融合应用,实现千兆教育专网普遍覆盖,建设各类智慧课堂、在线开放课堂,推进“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牵头单位:省教育厅)
  七、优化居住服务消费供给
  (十七)培育品质居住服务企业。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家政、健康等领域延伸,探索“物业+生活服务”多元服务模式。推动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物业服务、住房租赁、中介服务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责任单位:省大数据局)
  (十八)实施家装焕新行动。鼓励居民开展房屋装修和局部改造,对个人消费者购置智能家居产品,购买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的予以补贴。推广“一站式整装服务”等新模式,培育提供改造设计、定制化整装、智能化家居一站式、标准化产品和服务的龙头企业。(牵头单位: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八、提高健康消费水平
  (十九)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围绕“智慧保险+普惠生活”,持续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在保险业内应用,在商保一站式结算、商业保险理赔等领域打造一批特色产品和亮点服务。(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省医保局、山东金融监管局、青岛金融监管局)
  (二十)稳步扩大中医药服务。擦亮“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三张名片,开展中医“生活化”行动,拓展中医药服务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开发美容、洗化、纺织等中医药大健康日用消费品;倡导“时尚中药”,赋能老字号与时俱进,促进中医药健康产品“年轻化”,支持以养生、药膳、食疗等方式开发新产品。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力争所有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80%以上的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建设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推动中医药赶“潮”出海。(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二十一)创新发展健康美业。依托全省透明质酸等原料优势和牡丹、玫瑰、海藻等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化妆品新原料、新产品、新工艺,到2027年培育15家10亿元健康美妆企业,打造“美妆山东”品牌。提高普通化妆品新品备案申报质量,提升新品上市效率。大力发展医疗美容产业,重点布局医疗美容服务、药品、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等领域。(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药监局)
  九、顺应消费新趋势
  (二十二)数字化赋能。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赋能服务消费领域,推动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17个省级智慧商圈。引进电商龙头企业,推动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发展,加快无人零售店、自提柜、云柜等新业态布局,2027年年底全省直播电商网络零售额超过1500亿元。(牵头单位: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科技厅)
  (二十三)绿色化转型。持续打造绿色饭店、绿色商场,加快发展绿色物流,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培育“无废理念”,宣传“无废文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发放消费券、绿色积分等途径鼓励企业“以旧换新”,探索产品碳标识在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建设省级绿色技术储备库,适时发布《山东省绿色技术推广目录》,鼓励企业取得绿色低碳高端品质认证证书。(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
  (二十四)融合化发展。推动全省跨领域、跨区域服务消费活动资源统筹联动,高水平举办“齐鲁服务消费季”。支持传统商文旅体企业开展跨界经营、异业合作,鼓励推出联合消费套票。探索在展览展示、演出、赛事等活动期间,整合旅游、休闲、美食、购物等资源,推出一批多元融合主题线路。(牵头单位: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
  (二十五)创新型推动。顺应新一代消费潮流,打造夜生活、“元宇宙”“电竞+”、国潮文创、网红打卡、个人定制等消费新场景,扩容咖啡、茶饮、烘焙等悦己经济市场。大力引进首店首秀首展,完成3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实现16市主城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完善县域商业体系,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消费能级。(牵头单位:省商务厅)
  十、构建全面推进机制体系
  (二十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依托山东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深化电信、教育、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招引一批高质量服务消费项目。全面落实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开展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牵头单位: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
  (二十七)构建服务消费推进机制。建立跨部门促进服务消费协调工作机制,每年制定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方案。加大“好品山东”服务业类企业培育力度,打造新消费品牌集聚区,培育一批服务消费“新字号”。(牵头单位: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
  (二十八)加强服务消费人才建设。支持院校加强服务业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加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服务业新职业标准开发。推进山东自贸试验区境外职业资格认可试点。支持服务业从业人员参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颁发“山东惠才卡”。(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
  (二十九)加大服务消费监管力度。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依法落实首违不罚、轻违不罚,开展广告监管领域专项整治,探索恶意索赔处置机制,打击以投诉举报为名的敲诈勒索行为。开展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引导诚信合规经营。围绕新消费模式业态落地,加强证照办理、项目审批、活动审批、政策支持等方面跨部门联合会商。(省商务厅、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
  (三十)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利用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服务消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深化“商务+金融”,提升服务消费领域企业融资便利度和可获得性。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增加适应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的金融产品供给。(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山东金融监管局、青岛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按职责分工)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