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来源:中税答疑
免责申明: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不得转载;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tfcj@tfcjtax.com,051086859269),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合规性负责!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
一、基本政策规定
二、相关答疑
三、政策变迁
四、税企争议
五、稽查焦点
六、相关案例
七、会计实务
本文聚焦 “不抵扣 - 福利费” 这一关键税务场景,全面深入地探讨其涵盖的税务基本政策规定,以问答形式阐释常见疑惑,剖析营改增政策前后的变化脉络,揭示税企争议的热点区域、稽查的关键关注点,并佐以实际案例与会计实务操作讲解。旨在为财务、税务从业者提供系统且实用的知识指南,助力其精准把握政策内涵,有效应对实务挑战,防范潜在税务风险。
1.基本政策
依据增值税相关法规,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集体福利涵盖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食堂餐饮服务、员工宿舍设施、健身娱乐设施等;个人消费则包括企业发放给员工的节日礼品、员工个人使用的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以非货币形式或货币形式给予员工的福利。例如,企业为员工食堂购进的食材、餐具等,即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额也不能抵扣;企业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作为福利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同样不得抵扣。
该政策的核心目的在于维护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与税收公平性。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属于最终消费环节,不存在后续的增值流转,若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相当于将消费环节的税负转嫁给国家,违背增值税对增值额征税的基本原则,也不利于税收公平在不同经济环节的体现。例如,若企业为员工宿舍购置的空调设备进项税额可抵扣,那么企业在这一福利项目上的实际税负将降低,而其他正常应税生产经营的企业则需按规定承担完整税负,破坏了行业间的税负平衡,影响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1.企业购买的办公大楼,部分楼层用于办公(应税项目),部分楼层用于员工宿舍(集体福利),进项税额如何处理?
如果该办公大楼不是专用于集体福利,其进项税额可以全额抵扣。因为兼用于应税项目和集体福利的固定资产,在政策上允许全额抵扣进项税额,企业无需对其进项税额进行分摊转出。例如,企业购置办公大楼花费 1000 万元,进项税额 90 万元,全部可用于抵扣当期销项税额。
2.企业购进的原材料,原计划用于应税产品生产,后部分转用于员工福利产品制作,进项税额怎么办?
应在用途改变的当月转出已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照无法划分进项税额中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转出相应金额。例如,企业购进原材料 20 万元,进项税额 2.6 万元,已全部抵扣。后发现其中 5 万元原材料用于员工福利产品制作,假设当月应税销售额与福利产品相关的视同销售金额合计 100 万元,其中福利产品视同销售金额 20 万元,则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 2.6×(20÷100) = 0.52 万元,应转出该部分进项税额。
营改增前,增值税主要针对货物销售和部分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对于福利费相关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规定相对简单且适用范围有限。例如,在服务业未全面纳入增值税时,对于服务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进项税额处理规定不够细致。
营改增后,随着服务业、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纳入增值税体系,政策适用范围大幅扩展且规定更加细化。在不动产方面,明确了兼用于应税与不可抵扣项目的不动产进项税额可全额抵扣;在服务领域,对各类服务用于福利项目的进项税额处理有了更精确的规范,如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作为福利)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规定更加清晰,使整个增值税体系在福利费进项税额管理上更加完善,增强了税收政策在不同行业和业务场景中的适应性与公平性。
争议点一:“兼用” 资产的界定与分摊方法
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兼用于应税项目与福利项目时,税企双方可能对 “兼用” 的界定及进项税额分摊方法产生分歧。例如,企业购置一台设备,既用于生产应税产品,又偶尔用于员工内部培训(具有福利性质)。企业可能认为该设备主要用于生产经营,应全额抵扣进项税额;而税务机关可能要求企业提供详细的使用记录、时间分配等资料,以确定是否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分摊进项税额,若无法提供满意资料,可能要求企业转出部分进项税额,从而引发争议。
在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项目的认定上,税企双方可能存在不同观点。如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外出培训课程,企业认为是提升员工工作技能,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进项税额应可抵扣;而税务机关可能认为该培训具有一定福利性质,尤其是当培训内容包含员工综合素质提升或非直接业务技能内容时,应认定为集体福利,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这种对福利性质的不同判断容易导致争议。
1.进项税额转出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稽查部门重点关注企业在发生福利项目相关业务时,是否准确、完整地转出相应进项税额。例如,企业将部分原材料用于员工福利产品制作,但在账务处理上未正确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或者故意少转出进项税额,以降低当期应纳税额,这将成为稽查重点审查对象。同时,对于兼用项目,稽查人员会检查企业是否按照合理方法计算可抵扣与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确保分摊准确。
稽查人员会深入审查企业福利项目的真实性与合规性。比如,检查企业申报的福利设施建设、福利服务提供是否真实存在,相关费用支出是否合理合规,是否存在通过虚构福利项目来多抵扣进项税额或减少纳税义务的行为。例如,企业申报为员工建设健身房并购置大量健身器材作为福利项目,但实际健身房并未正常运营或健身器材数量与企业规模严重不符,这将引起稽查人员的怀疑并深入调查。
案例一:违规抵扣被查处案例
某企业从事一般计税项目的产品生产,同时注重员工福利建设。在 2022 年,该企业购进一批价值 30 万元的健身器材用于员工健身房,进项税额 3.9 万元,企业将该进项税额全部抵扣。经税务稽查发现,该健身器材属于集体福利项目,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税务机关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企业转出进项税额 3.9 万元,并对企业处以罚款 1.95 万元,同时加收滞纳金。
某连锁酒店企业,旗下部分酒店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工作餐(作为福利),同时也有对外销售的餐饮服务。企业在计算共用厨房设备的进项税额时,按照菜品制作数量比例进行分摊,将部分分摊到员工工作餐的进项税额进行了抵扣。税务机关在稽查时认为应按照营业收入比例分摊更为合理,要求企业转出多抵扣的进项税额。企业则提出异议,认为菜品制作数量比例更能反映设备在不同业务中的实际使用情况。经过税企双方多次沟通、企业提供详细的厨房设备使用分析报告以及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的意见后,双方最终达成共识,按照一种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调整方法重新确定了进项税额的分摊与抵扣,既保障了税收政策的执行,又兼顾了企业业务的实际情况。
1.购进时确定用于福利项目的会计处理
当企业购进货物或服务时就明确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项目,应将进项税额计入货物成本。例如,企业购进价值 5 万元的员工节日礼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 0.65 万元,会计分录为:
若购进货物或服务先抵扣了进项税额,后因用途改变用于福利项目,应在用途改变的当月转出进项税额。例如,企业购进一批原材料价值 15 万元,进项税额 1.95 万元,已认证抵扣。后将其中 3 万元的原材料用于员工福利活动道具制作,则应转出进项税额 = 3÷15×1.95 = 0.39 万元。会计分录为: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0.39
福利费相关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规定是增值税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相关政策是企业依法纳税的基石,准确的政策解读有助于企业清晰判断进项税额的抵扣资格,合理安排税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