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研究
财务与会计
商贸企业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1-01-18  来源:轻松财税 作者:彭怀文 
免责申明: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不得转载;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tfcj@tfcjtax.com,051086859269),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合规性负责!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

商品流通企业采用毛利率法或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时,会计处理有什么区别?

 

毛利率法中: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法中: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品的成本

两个公式有什么区别?

 

毛利率法或售价金额核算法,在商贸企业不能割裂开分别来看待。

 

一、何谓毛利率法以及用途

 

毛利率法:是指商贸企业中,商品种类繁多的情况下,在会计核算时由于技术原因的限制不能做到个别计价法,甚至连分不同商品的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都无法做到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比较简单甚至简陋的计算方法,是计算不精准的方法。因此,该办法多适用于手工记账的情况下,在企业使用了ERP软件后,基本上都已经被抛弃了。

 

毛利率法主要通过计算毛利率,然后再用毛利率计算出当期实现的毛利额以及当期成本。

 

毛利率=进销差价/销售额

 

当期实现的毛利额=当期销售收入×毛利率

 

本期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收入×(1-毛利率)

 

二、何谓售价金额核算以及用途

 

为加强对售货员的责任心,对于商贸企业对于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如果商品盘存后出现短缺的则需要售货员按照售价金额进行赔偿等。这种在改革开放前的国营商店普遍采用,因为那时的商品价格是多年不会变动,即便是变动也是有很多程序要做,不像现在的商场超市的商品价格变动频繁。但是,现在名烟名酒的销售,基本上还是这种管理模式。商品一旦移交给售货员或门店后,就需要对商品按照售价负责,如果出现短少则需要按照售价进行赔偿。

 

因此,售价金额核算,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经济责任,更多的管理方面,其实会计核算方面除了在按门店进行售价核算外,成本核算多数也就随便采用毛利率法了。当然,现在很多企业不但用上了ERP,也有专门的收银系统,可以根据每个商品的条码具体对应到每一个具体商品,为了准确核算成本,核算比较精细的企业是不会再继续采纳毛利率法。

 

三、商贸企业毛利率核算办法的账务处理

 

(一)一般纳税人的核算

 

1、购进商品

借:库存商品(含税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商品进销差价——税金(含税售价*适用税率/1+适用税率))

 

商品进销差价——差价(含税售价/1+适用税率)-购进不含税价)

 

2、销售商品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结转库存

借:主营业务成本(按照收入的含税售价结转)

 

贷:库存商品(按照收入的含税售价结转)

 

4、结转税金

借:商品进销差价——税金(按照收入含税售价*适用税率/1+适用税率)结转)

 

贷:主营业务成本

 

5、结转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当月的毛利率=(上期期末数+本期增加数-本期调价、报废毁损等减少数)÷(库存商品上期期末数+本期库存商品增加数-报废毁损等减少数)

 

当月应分摊的差价=当月不含税销售额×当月的毛利率

 

说明:以上数据均为不含税。

 

(二)小规模纳税人的核算

1、购进商品

借:库存商品(售价)

 

贷:应付账款等

 

商品经销差价

 

2、销售商品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结转库存

借:主营业成本(按照收入的含税金额结转)

 

贷:库存商品(按照收入的含税金额结转)

 

4、结转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当月的毛利率=(上期期末数+本期增加数-本期调价、报废毁损等减少数)÷(库存商品上期期末数+本期库存商品增加数-报废毁损等减少数)

 

当月应分摊的差价=当月含税销售额×当月的毛利率

 

说明:以上数据均为含税。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