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符合规定的捐赠支出,可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依法扣除。从扣除方式上看,个人所得税公益慈善捐赠的扣除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限额内据实扣除,二是全额扣除。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9号),明确个人所得税改革后,个人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扣除的相关政策、计算口径和征管规定。
个人所得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该如何扣除,请和凡人一起学习99号公告吧!
本文共分六篇,分别是,凡人每天一篇与您共学!
之一:捐赠扣除限额的计算
之二:公益慈善事业捐赠的扣除
之三:可扣除公益慈善捐赠应符合税法规定
之四:捐赠资产价值的确定
之五:捐赠支出票据规范
之六:捐赠扣除的办理
之四:捐赠资产价值的确定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9号)规定,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金额,按照以下规定确定:
(一)捐赠货币性资产的,按照实际捐赠金额确定;
(二)捐赠股权、房产的,按照个人持有股权、房产的财产原值确定;
(三)捐赠除股权、房产以外的其他非货币性资产的,按照非货币性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